近期西方要和中國脫鉤斷鏈的消息出現,新一輪的市場經濟風暴又要來了!化工市場又會有何影響呢?
自2018年中興通訊禁售起,我國的高新技術科技產業一直處于被科技強國“排擠”的狀態。今年9月,拜登政府就宣布10月擴大美國企業向中國出口人工智能芯片與芯片制造設備的限制,另外美籍人員不得參與大陸的任何芯片工作。對此,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美方這么做完全是科技霸權主義。 發聲鏗鏘有力,背后也蘊藏著極大的挑戰。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芯片進口國,“脫鉤斷鏈”會減少歐美對我國的市場供應,打壓我國半導體企業,后續將導致全球半導產能過剩,緩解了美方的通脹,但卻打亂了全球的半導體產業鏈。
脫鉤斷鏈,原料走勢如何?
前有俄烏,后有中美。大國博弈,原料走勢逐漸蒙上迷霧。2022年年初,俄烏戰爭爆發導致芯片原料緊缺,芯片從足足暴漲了150倍!近期“脫鉤斷鏈”強推,全球半導體股票暴跌,涉及半導體投資、原料、設備和芯片加工制造企業,波及國內華為、臺積電等企業,其中臺積電創下了1994年以來最大的跌幅,下跌了8%。
價格大漲大跌,半導體產業鏈影響分析如下:
原料方面:俄羅斯和烏克蘭占據了全球過半份額的半導體和芯片原料,其中俄羅斯擁有制造半導體的稀有金屬鈀,全球42%的鈀來自俄羅斯;烏克蘭分別供應了全球70%氖、40%氪和30%氙以供芯片制造,且烏克蘭供應半導體及氖氣占美國總量的90%以上。兩國交戰至今,原料采掘、運輸、交易均受阻,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協會(SEMI)郵件表示,指出C4F6、鈀、氦、氖和鈧等原材料存在潛在的供應中斷問題。
技術方面:目前全球在芯片、半導體產業中能夠排在前列的是美國、日本、韓國等國家。美國在技術上擁有絕對的優勢,英偉達(Nvidia)、AMD、英特爾(Intel)等巨頭均來自美國,且目前技術處于壟斷狀態。而日本在硅晶圓、合成半導體晶圓、光罩、光刻膠、藥業、靶材料、保護涂膜、引線架、陶瓷板、塑料板、TAB、COF、焊線、封裝材料等14中重要材料方面均占有50%及以上的份額,日本半導體材料行業在全球范圍內長期保持著絕對優勢。韓國擁有三星,擁有全球首顆3納米新品,占據市場18%的份額。
我國雖有臺積電,但目前臺積電僅有2納米芯片技術,且多因素掣肘,難以支撐我國技術短期內上升。
近年國內政策大力推動半導體、芯片、高端化工原料等板塊發展,“國產代替進口”呼聲漸長,雖部分技術、原料仍與歐美國家存在較大差距,但國內的相關行業已經開始逐漸崛起。
進口限制升級,是否將波及化工行業?
高科技產業的技術、原料、設備均體現進口限制,合作脫鉤,供應鏈中斷,市場必將一片混亂。反觀當前的國內化工市場,仍有大量高端化工品、關鍵基礎化工材料依靠進口,西方國家鼓吹“脫鉤斷鏈”是否會波及化工行業?
歐洲作為全球第二大化工品生產基地,約占全球化工品銷售額18%。其中,MDI占全球產能27%、TDI占全球產能25%,歐洲環氧丙烷產能占全球25%,維生素A占全球產能的49%,維生素E占全球產能的33%,蛋氨酸占全球產能30%,純堿產能占全球的18%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推薦新聞
西方欲對中國“脫鉤斷鏈”,新一輪的市場經濟風暴又要來了?原料同比暴漲57%!
聯系郵箱:
辦公地址:
天津市西青經濟開發區大寺工業園海澤路5號
版權所有 ?天津市祥瑞染料有限公司 津ICP備13000695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天津